牛姐小说网
牛姐小说网 > 晚唐浮生 > 第219节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19节

 

西门勋,本姓宋,宋文通之从弟也。兄弟二人皆攀附权宦西门重遂,得授高官。

但西门勋也只能管管京兆府,同、华二州还有王卞、郝振威二人。这两个都是北地军头出身,带着亲兵亲将上任后,在同州、华州这两个人烟辐辏之地招兵买马,自专威福。

当然他们的所作所为,比起外地藩镇还是有区别的。比较恭顺,该纳的钱粮一分不少,只拿余下的部分编练州兵数千,有丰州或振武军老卒充任骨干,战斗力还算可以。

同州兵、华州兵,遇到出征的朔方军当然吓得跟鹌鹑似的,但神策军那些废物,未必能拿得下他们。特别是能打的那两万人都去了蜀中,新兵尚未编练完成的时候,你派个一两万人过来,胜负如何,还真不好说。

这两人,怎么说呢,虽然在同、华二州当土皇帝,但对朝廷的忠心还是有的。张濬觉得可以拉拢他们,以抗衡神策军的影响力。

尤其是郝振威。张濬与他接触过一次,其人野心不小,隐隐约约透露出想任同华节度使,吞并华州。

同华节度使,亦称镇国军节度使,安史之乱后出现,屡设屡废,最近一次担任此职的是朱全忠。

朱全忠赴任宣武后,朝廷罢废同华镇,两州收归京畿制置使直领。

郝振威想谋取此职,势必要与王卞争斗一番,搞不好就要出乱子。张濬也有些犹豫,怕打烂了关中东半部分,因此一直含糊其辞。不过,若是政争到关键时刻,也管不了那么多了,身家性命都没了,还在乎关中百姓死活?

“编练新军是有些麻烦。”张濬说道:“然不编练,永远受制于人。同、华二州刺史,可多加联络。另外,金商李详,年年献木,助朝廷修缮宫室,比较恭顺,亦可与其善加往来。对了,泾原程大夫,抱恙多时,孙二郎可有妥善人选?”

孙揆闻言心里一跳。

他当然是忠于朝廷的,但若能当上泾原节度使,肯定比一个受制于各方的京兆尹强。张相这么问,难道……

孙揆有些不确定,讷讷道:“师长,泾原程大夫公忠体国……”

“二郎,在某面前,何事不可言?”张濬笑道:“京西北诸镇,凤翔、邠宁、保塞、保大四镇,皆受命于夏州。而今河西镇亦为邵树德所得,竟然上表朝廷,求任河西节度使。此乱臣贼子也!泾原三州,断不能再为其所得,二郎若勤于王事,未必就不能出任泾原节帅了。”

不知道为什么,孙揆的心一下子冷了下来。泾原节度使的宝座,突然就不想要了。

“师长,有些话不知当讲不当讲。”孙揆嗫嚅道。

张濬眉头一皱,道:“但讲无妨。”

“灵武郡王邵树德今岁献盐三百车、马两千匹、皮三千张、羊四万头。偶有小错,但也是为除权宦而行之,大节无亏。京西北诸镇,号令大多操于其手,大军须臾可至长安,何必惹怒此等人呢?”孙揆劝道:“泾原镇,想必他早想据之,万一争斗起来,大军再次叩阙,颜面上须不好看。”

“糊涂啊,二郎!”张濬斥道:“遍数关中,如今就泾原、金商二镇不在邵贼手中,若任其夺取,再抢了同、华二州,吾等皆成瓮中之鳖矣。”

孙揆一想也是。

他不是怕死的人,他怕的是朔方大军再度南下关中,将长安搅和个天翻地覆。那样朝廷威严何在?

但如果任邵树德将京兆府包围了,那确实是瓮中之鳖,想跑都没地方跑。

“也不一定就要与邵树德明面争锋。”见孙揆不语,张濬缓和了下语气,说道:“夏兵离长安太近,此人若有反志,朝廷反应不过来。泾原镇,也不是不可以给他,但他得出力。”

孙揆有些诧异,问道:“出什么力?”

“时机未至,还不好说。”张濬含糊道:“过几日,某会遣使往夏州走一趟,与邵树德密谈下。”

对满朝文武而言,朔方镇最可怕的不是其实力强大,而是位置。

哪怕它只有两三万人马,但须臾可逼至长安城下,这是最坑的。

朝廷若要对付朔方镇,估计还没动员利索,夏兵就杀至城下了,届时别说大臣了,天子都自身难保,何苦来哉呢?

所以,朝廷可以对付河东、宣武、河中等任何一个藩镇,但绝对不可能对付朔方。

张濬不傻,知道泾原镇对朝廷很关键。如果可能的话,还是得掌握在自己人手中。但若实在没有办法,也不是不可以拿出去交易,换取其他方面的利益。

邵树德,年年供奉不辍,野心是很大,但没有反迹,暂时先别惹这尊大佛。

但有一个人,破嘴巴很毒,曾经讥讽过自己,这口气,是真的很难咽下去。

不过要等机会。

收拾整顿(一)

“东方逵,你不得好死!”

“勾结外人,戕害本镇健儿,还是人吗?”

“鄜坊丹延,立镇一百三十年矣,今朝毁在你手。”

“汾阳王创下的基业,传了四十六位大帅,不想今日被人出卖,呜呼哀哉!”

“哭哭啼啼做甚。死则死矣,十八年后老子来取他狗头。”

“狡兔死走狗烹,哈哈,东方逵,没了鄜坊镇,你算个屁!还想邵树德给你富贵?”

刑场之上,唾骂声不绝于耳。

东方逵面无表情地坐在那里,好似充耳不闻。既然走上了这条路,就只能闭着眼走到黑了,没什么好说的。

“行刑吧!”张彦球下令道。

当了半辈子武夫,什么人没见过?什么事没做过?早就心硬如铁了。

这百十位鄜坊军士,鼓噪作乱,论罪当斩,以儆效尤。

刑场周围全是振武军军士,从夏州而来,帮助东方逵镇压叛乱。

这样说或许不太对,因为叛乱早已平息了,现在是秋后算账。

邵树德下令鄜坊、延丹、兴元、凤翔四镇拣选精锐,戍守河湟,期以两年。除凤翔镇完成得比较迅速之外,其他三镇都有大大小小的问题。

山南西道衙军刚刚见识过邵树德攻灭诸葛仲保、杨复恭势力的威风,心里有点发憷,虽然有些阻力,但最后还是拣选了三千精锐,送到会州。

三千人出行之时,兴元府父老相送,皆惋惜不已。

好好的兴元壮士,不能保卫桑梓,却去为别人拼杀,怎么想怎么别扭。

鄜坊、延丹二镇的阻力就更大了。

让他们跟随出兵,在关中打仗,有赏赐拿,二镇武夫还是愿意的。

再稍微远点,比如去河西或河南,就有些问题了,需要做思想工作(加大赏赐),才可以成行。

但若是去鄯州那么远的地方,还一去就是两年,即便朔方军的赏赐比鄜坊、延丹要多一些,两镇的大头兵们却不愿意。

这可不是一百多年前的关中武夫了!

安史之乱以前,朝廷威信很强,关中农民,被征发或招募起来去河陇戍守,问题不大。

可现在是什么时候?最初由破产农民形成的武夫团体,世代从军,被惯了一百多年,风气早就大不如前。君不见,中唐那会藩镇兵还有屯田的,后来有吗?几乎没有!

武夫拿粮饷赏赐,养活家人,锤炼武艺,提头卖命,本是天经地义,凭什么屯田?难道我的刀不够快吗?

其实晚唐这会还不算太差了。等到了五代,风气差得更没边,大头兵们就是得被哄着,稍不如意就要杀将帅造反。唔,其实这会也有个五代标本,那就是乱兵当街叫喊“谁愿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