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姐小说网
牛姐小说网 > 大明国师 > 第687节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687节

 

众进士齐聚皇宫。

殿试结束后,很快,一份圣旨便拟好了。

胡广捧着圣旨走到了殿外,朗声念了出来。

“奉天承运皇帝,诏曰:辞足以达意,学足以明理,兄弟齐名,古今罕比,擢尔第一,勉其未至。罔俾二苏,专美于世,钦哉”

永乐二年甲申科一甲状元,周孟简;榜眼,周述;探花,宋子环。

二甲第一名,曾棨;第二名,杨相。

显然,朱棣这份谁都没猜对的名单,主打的就是一个叛逆。

圣旨宣布完毕,众人纷纷起立致贺。

看着意气风发的少年郎们,在旁边的姜星火也是默默唏嘘。

可惜,自己就没有东华门外状元唱名的人生经历。

宴会上,看着前来敬酒,岁数不大的状元郎周孟简,姜星火拍了拍他的肩膀,说道:“好好努力,未来是你们的。”

周孟简和周述兄弟,看着年纪比自己还小的国师大人,都不约而同地愣了。

看着已经是一品文臣(特进荣禄大夫)的姜星火,有那么一瞬间,他们忽然觉得,名列一甲,好像也没光鲜。

此时的沉默,震耳欲聋。

不过不管怎么说,甲申科的这一届进士,一共四百多号人,这里面的大多数,都是要投入变法派麾下的,或许眼下这帮人还都是宦场后辈,起不到什么大的作用,但随着时间的积累和他们自身的成长,终有一日,会变成一股可靠的力量。

宴会之后,便是各种拜码头,拉关系,姚广孝和宋礼府邸的门槛都要被踏破了,这个自不必多说。

姜星火虽然没有自己去当主考官,但甲申科科举,最终起到的效果,却是相差不大的。

“这些新科进士,除去进翰林院的,其他该用都得用,不管地域,不管出身,旧的士绅地主阶层,也不是铁板一块,在利益面前,同样可以转化成新的阶层。”

“现在正是用人之际,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够在变法中取得足够的影响力,并将这股影响力散播出去,吸引到天下各府各县的人才。”

“只有这些人才源源不断地加入我们,变法才能真正形成气候,而掌握科举代表着,从今往后,有志于仕途的读书人,就会研究变法。”

“甚至,在未来某一日,这些人会成为变法的中流砥柱。”

看着这些即将出任基层官员的进士名单,姜星火喃喃低语。

他的目光越来越亮,整个人也变得有些激动。

就像是培养了很久的一亩地,不断地浇水施肥,在今天,终于结出了第一颗果子。

他仿佛已经看见,在未来某一天,一群志向远大的人汇聚一堂,为了自己的理想奋斗拼搏,那画面,必然无比绚丽壮阔。

这让他忍不住热血沸腾起来。

这个目标太遥远,而且也太艰巨,但却值得姜星火努力。

——————

时间悄然逝去。

转瞬之间,三个月的时间过去,时间来到了永乐二年的四月。

随着变法的展开,整个南方也变得越来越繁荣。

往来于日本、朝鲜的商船,在宁波市舶司络绎不绝,而泉州市舶司和广州市舶司,则有安南、占城、吕宋等国的商船往来其中,收上来的关税,呈现出逐月递增的状态,并且还是爆发式递增的那种。

保险业和期货业,这两个新兴行业,也都逐渐发展了起来。

同时,来自新港的汉人商船,也证实了陈祖义团伙被剿灭,现在南洋贸易航线安全性大大提高的消息。

郑和的舰队,这时候估计已经驶出了满剌加海峡,离开了锡兰,正在前往天竺沿海。

而对于百姓来说,太学之会的影响是极为深远和广泛的,再加上甲申科会试题目的影响,随着《明报》上不断地宣传“四民皆本”和“开海裕国”的国策,百姓也开始渐渐接受了这种官方口径的转型。

保守派的官员们,对此有些无可奈何,毕竟姜星火提前完成了二百一十万两商税的对赌,这时候总是不能赖帐不认的。

而随着这些改变同时发生的,就是审法寺出台了越来越多的法律修改条文,同时涉及到的盐法之类的,也开始了重新整顿,产销区统一的政策下,过去牟取暴利的盐商,开始越来越难做了,而朝廷收上来的盐税也显着地提高了。

而诸如香水、显微镜等潮流专营商品,也在市民阶层中获得了广泛的欢迎,同样赚取了不菲的利润。

财政状况的好转,直接导致了一个后果,那就是朝廷又有钱出兵打仗了。

大皇子朱高炽结束了闭门思过后不久,在南方憋了两年的二十几万燕军主力,也在今年历时上百天,完成了三大营军改,开始拔营北上。

太学之会、甲申科科举,这些事情都搞定了以后,朱棣自觉了无牵挂。

正所谓“今南方已定,兵甲已足,当奖帅三军,北伐草原”朱棣体内的战斗热血已经熊熊燃烧了起来,北方还有那么多的敌人等着他收拾,眼下南方各方面的局势已经基本稳定下来,朱棣自然是要率兵北上的。

不过在北上之前,朱棣还得做些布置。

“父皇!”

御书房中,三皇子朱高燧躬身禀报导:“大哥那边似乎有些蠢蠢欲动了,刚刚结束闭门思过,最近就有不少人都在登门拜访。”

朱棣闻言,嘴角勾勒出一丝弧度。

自己这个大儿子,终究还是坐不住了。

“你大哥这是眼看进度落后,有些着急了,这也是难免的事情。”

朱棣轻描淡写地说道:“朕让他在家里休息仨月,他也是坐得久了,静极思动嘛。”

三皇子朱高燧道:“儿臣只是担心”

朱棣摆手笑道:“你放心,你大哥那点小把戏瞒不过朕,你别忘记了,这些日子你大哥都干了什么,朕早就知道了。”

朱高燧闻言顿时一凛。

父皇这是话中有话,实际上,虽然上次妖书揭帖的事情,纪纲并没有能把那些暴昭余党彻底地给揪出来,只是抓了一些凑数,但朱棣并没有因此问罪于纪纲,反而加大了对锦衣卫编制的扩充力度。

姚广孝手里的情报组织,已经全部交了出来,而负责监察王公大臣的朱高燧,也开始被锦衣卫接管部分权力。

“这次北征草原,很多大臣都要随行,就让老大留在南京,朕倒要看看他能掀起怎样的风浪。”

在这个语境里,风浪显然不是贬义词,朱棣是想看看,被憋了三个月的大儿子,能不能不辜负他的期待,干出点政绩来。

“对了,朕听国师说,你想去吕宋?”

朱高燧忙道:“上次听国师说吕宋的消息,就提了一句父皇您也知道,国师在诏狱里就讲过,那时候儿臣就觉得,吕宋这地方挺不错的,要是能当藩国,也比在大明本土自在一些。”

“你真是这么想的?”朱棣看着三儿子问道。

“真的,比金子还真!”

朱高燧信誓旦旦地说道:“儿臣听说三宝太监在外面跑了快半年,见识过异域风光,儿臣认为,那儿确实是一块宝地,如果能收为大明国土,那该多好啊!”

朱棣看了眼朱高燧,反而低头不语,陷入了沉默。

从内心上来讲,老三没有争储之心,他是很欣慰的,这样不管老大老二怎么争,老三总能是全身而退的,他不怕老大和老二争,反而怕老三不自量力,起了不该有的心思。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